2026世界杯买球

澳门威尼斯人app 世界杯下注 澳门太阳城 威尼斯人娱乐城 永利博彩 澳门太阳城app
媒体聚焦
[云南日报]目击建(个)元高速尼格隧道施工现场
来源:云南日报       2020-06-19 08:43 【字体:

“洞内岩温最高88.8℃、平均70℃,洞内气温最高56.4℃、平均42℃,洞内水温最高63.4℃、平均49℃……”这是建(个)元高速尼格隧道温度统计表上的一串数字,更是建设者面对的实实在在的困难。经过两年奋战,全长近3400米的隧道即将双向贯通。近日,记者走进施工现场,实地探访建设情况。

乘车进入尼格隧道右线,迈出车门,一阵阵热浪扑面而来。没几分钟,全身已被汗水浸湿。隧道深处,一台多臂大型机械正在岩壁上打孔,声音尖锐刺耳,钻落的碎屑不断被流水带出。

“隧道里的温度超过了工人正常工作所能承受的范围,容易导致中暑、脱水。因此,我们引进多臂凿岩机等先进设备,替换传统人工作业。”尼格隧道施工项目部安全总监杨肖清介绍,及时改进施工工艺,既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健康,又确保工程进度不受影响。

“机器作业代替人工作业是一个办法,更重要的是必须降低洞内温度。”杨肖清回忆,项目部积极与相关专家探讨研究,经过地质调查,发现周边的温泉带是隧道高温的主要热源。

找到了“病因”,就要“对症下药”。根据国内先进的“水(汽)热岩”高温隧道施工技术并结合实际情况,项目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洞外,大功率、变频轴流风机持续运转,每秒置换出100立方米热气;洞内,爆破钻孔以湿钻方式进行,还定时喷雾、洒水、放置冰块。“降温换气降尘效果明显,‘水深火热’的情况得以控制。”杨肖清说。

“干活的时候,隔半小时要用水管从头到脚冲一遍,如果还受不了,就到洞外吹风透气休息一下。”休息室里,刚交班的贾智杰从冰柜里拿出一瓶矿泉水一饮而尽,作为多臂凿岩机机长,他已经在工地上坚守了近两年。

“左线4月已经贯通,右线距贯通也只剩几十米。虽然条件艰苦、施工难度大,但当想到自己参与建设的高速公路能给一个地方带来多么大的变化时,就觉得很有成就感,干活也更有劲了。”贾智杰告诉记者,工友们都约好了,一定站好最后一班岗,等隧道贯通时,把酒言欢。本报记者朱海文/图

     |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